再骂就去告你们!卡普空发布顾客诽谤、骚扰等应对措施通知

开始对玩家哈气了吗?哈基卡你这家伙,我以后还能写你的文章吗?卡普空近期发布了《应对客户诽谤、中伤骚扰等重要通知》。这份公告明确谴责针对公司员工及高管的恶意行为,包括人身攻击、威胁恐吓、诽谤诋毁等超出社会容忍度的言行,并宣布将依据“客户骚扰应对指南”采取严厉措施,触及红线者将被终止服务支持,情节严重者将移交警方或提起刑事诉讼。

事件的导火索是《怪物猎人:荒野》的运营争议。该作因“挤牙膏式更新”遭全球玩家抨击,尤其6月更新计划将预告的“多只怪物”改为“一只额外怪物”,被玩家嘲讽为“三月一龙”,导致Steam近期评价跌至“压倒性差评”。数据显示,该作Steam在线人数已不及前作《怪物猎人:世界》,过去一个月仅有12%的玩家给出好评,优化问题和内容缩水成为主要批评点。日本玩家在官方社媒大规模抗议,批评卡普空“敷衍至极”“透支信任”,而官方持续沉默进一步激化矛盾。

面对玩家怒火,卡普空选择以法律手段应对。公告列举的违规行为涵盖线上线下渠道,包括通过邮件、社交媒体、游戏评论区等实施人格否定、侮辱、威胁业务或人身安全等行为,甚至包括强迫道歉、索要高额赔偿、要求不合理处罚员工等。然而,玩家质疑卡普空是否忽视自身问题,为什么挨骂卡表心里是没点数吗?卡普空不知道现在当务之急是掏出几只新怪给大家伙打吗?

争议的核心在于如何区分合理批评与恶意骚扰。部分玩家认为,卡普空的强硬表态是,我们卡普空今天要反诋毁,至于为什么被诋毁你别管。值得注意的是,类似事件在二游圈早有先例。国内二游厂商曾因运营问题引发玩家不满,部分厂商选择以法律手段应对,最终导致信任危机加剧。这一现象折射出游戏行业的共同难题:当玩家诉求长期得不到回应时,合理批评与恶意骚扰的界限往往变得模糊。

目前,卡普空尚未回应更新争议,但此次公告或成行业治理玩家关系的分水岭。一方面,它警示了极端行为的后果;另一方面,也倒逼厂商提升内容透明度。法律手段固然能维护企业权益,但玩家的核心诉求——游戏内容的质量与更新诚意——才是化解信任危机的关键。若卡普空仅以“法律盾牌”应对,恐难挽回流失的玩家与口碑。正如《怪物猎人:荒野》玩家的呼吁:我们想要的不是道歉,而是一个真正完整的游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