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LXG否认18年打假赛,给出的理由很真实,正常人都不可能打

MLXG直播怒怼假赛论:冠军价值千万,哪个傻子会为蝇头小利赌前程?
7月2日,前RNG打野选手MLXG在直播间正面回应了萦绕LPL观众心头7年的争议,2018年S8全球总决赛RNG爆冷输给G2是否涉及假赛。 面对弹幕质疑,他情绪激动:“18年打假赛? 不可能! 假赛能赚几个钱? 拿世界冠军直接人生巅峰,升职加薪全有了! ”这番话瞬间点燃舆论,也将那场被称为“LPL史上最痛失利”的旧伤疤再次揭开。

“银河战舰”的陨落:一场颠覆认知的爆冷
2018年的RNG是LPL赛区的绝对统治者。 他们包揽LPL春夏季赛、MSI季中赛、洲际赛冠军,全年斩获五座奖杯,被全球媒体誉为“S8头号夺冠热门”。 10月20日的八强赛抽签中,RNG与欧洲三号种子G2同组,舆论一致认为这是“保送四强”的上上签。 现场镜头捕捉到RNG选手轻松的笑容,解说甚至提前讨论“半决赛战术”。

然而结局出乎所有人预料。 G2以3:2的比分将RNG淘汰出局,第五局比赛中Uzi走位失误未交闪现、Ming锤石灯笼未能及时救援等操作引发哗然。 赛后,RNG输了话题阅读量24小时破10亿,部分激进网友提出“假赛嫌疑”:BP连续放出G2核心英雄塔姆和瑞兹;决胜局团队沟通混乱;Uzi状态断崖式下滑。 更火上浇油的是,微博大V“币圈黄埔军校”声称RNG涉及“60亿假赛交易”,虽无实证却引爆全网转载。
“冠军价值碾压假赛”:职业选手的终极逻辑

面对多年质疑,MLXG的驳斥直指利益核心:“世界冠军才是人生顶峰! 打假赛? 风险够买几套房? ”这番质问背后有硬核数据支撑:2018年S赛冠军奖金约84万美元,但商业价值呈指数级裂变。 以同年夺冠的iG为例,其赞助费从2000万飙升至1.5亿,选手代言单价突破千万,TheShy直播合约高达5000万。 反观假赛,一旦曝光将面临终身禁赛(如LDL假赛选手Bo被全球禁赛)、法律追责及声誉崩塌,收益与风险完全失衡。
MLXG更透露关键立场:“我和RNG还在打2500万赔偿金的官司,有必要替他们隐瞒? ”这一细节让反驳更具说服力。 前赛事主持人任栋也佐证:“选手赛后崩溃痛哭的样子,演技再强也装不出来。 ”

轻敌与心态崩塌:被忽略的赛场真相
抛开阴谋论,更多证据指向竞技层面的溃败。 G2教练GrabbZ赛前研究透RNG的“四保一”体系,针对性封锁Uzi英雄池,并采用中上野联动战术撕破防线。 而RNG因全年连胜滋生轻敌心态,纪录片显示教练Heart未准备替补战术,第五局BP时队员已“大脑空白”。 前职业选手水晶哥点破关键:“RNG以为稳吃G2,连对手录像都没分析完! ”

心态崩溃的连锁反应更为致命。 RNG放出的队内语音显示,第四局被翻盘后团队陷入死寂,Uzi全程沉默导致指挥断层;第五局关键团战,Letme奥恩大招开团却无人跟进,暴露沟通彻底断裂。 这种状态波动在电竞史上并非孤例,SKT在S7决赛被三星零封时,Faker也曾掩面痛哭到无法起身。
假赛论的诞生:一场群体心理的失控

为何理性分析难以平息谣言? 心理学中的“认知失调理论”可解释:当粉丝对RNG投入过高的情感与金钱(如购买应援、熬夜观赛),爆冷失利会引发心理失衡,将结果归咎于“假赛”比接受“技不如人”更容易。 自媒体则利用该情绪攫取流量,将操作失误剪辑成“假赛实锤”,例如“Uzi不捡灯笼”的慢放视频单条播放超2000万。
更荒诞的是,RNG为自证清白发布的道歉视频反遭二次质疑。 网友揪出“Ming阵亡后语音喊别上”的剪辑穿帮,尽管经理权Damon紧急放出原版录音解释音画不同步,但“补录语音洗白”的标签已难以撕下。 这场闹剧最终演变为粉丝阵营的撕裂:老玩家坚持“菜是原罪”,饭圈粉则捍卫“选手努力不应被抹杀”。
当竞技沦为阴谋论的温床
七年过去,MLXG的怒吼像一记重锤砸向所有假赛论者:“正常人谁会放弃登顶世界的机会? 除非脑子进水! ”这场争论早已超出比赛本身,它暴露出电竞生态的畸形面:当观众将胜负视为唯一信仰,竞技体育的不确定性便成了原罪。 或许正如一位网友的讽刺:“如果输比赛就是假赛,那梅西世界杯小组赛出局也该被立案调查?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