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普空迫于股东压力,承诺审阅怪猎:荒野反馈!

卡普空股东当面质问! 《怪猎:荒野》差评率12%背后的信任崩塌实录
股东拍桌质问,卡普空低头认错

2025年6月20日,卡普空年度股东大会现场,两名股东连续发难:“开发团队是否看到社交媒体上的差评? ”“优化烂、内容少,你们到底管不管? ”面对质疑,卡普空高管仅承诺“会认真审视反馈”,却未给出具体改进时间表。 这场火药味十足的对话,源自《怪物猎人:荒野》Steam平台12%好评率的惨烈数据,超2万条评价中,每100条仅有12人愿意给好评。 更讽刺的是,同期《三国杀》因玩家控票“助攻”,差评率同样定格12%,两款游戏在Steam差评榜上“会师”,但后者是戏谑,前者是实打实的愤怒。
技术灾难:4090显卡也救不了的PPT体验

“RTX 4090开4K画质? 帧数照样掉成幻灯片! ”一条高赞差评直指PC版优化黑洞。 中端显卡用户更惨:RTX 3060 Ti玩家在中等画质下帧数不足20帧,画面撕裂、贴图加载失败、怪物变身“纸片模型”等BUG频发。 6月底的补丁号称修复了着色器编译问题,但玩家实测启动速度仅提升15%,战斗场景卡顿依旧。 补丁上线当日,Steam新增377条差评,有人嘲讽:“卡普空的技术力还停在PS3时代? ”
内容空洞:160小时通关后只剩“刷护石”

“主线通关=游戏结束? ”玩家吐槽终局内容薄如纸片。 相比前作《怪物猎人:世界》的生态调查、特殊斗技场等玩法,《荒野》终盘仅剩护石随机强化系统,重复刷取相同怪物素材成为唯一选择。 卡普空公布的年度更新路线图(6月、9月、冬季共四弹更新)更被批“挤牙膏”:7月仅新增两只怪物,武器平衡性调整敷衍了事,大锤、狩猎笛沦为“下水道武器”,双刀、太刀却强到破坏战斗策略。
在线人数暴跌:卖不过5年前的老游戏

SteamDB数据显示,《荒野》24小时峰值在线人数仅2.8万,而5年前发售的《怪物猎人:世界》同期峰值达2.6万。 截至7月初,《世界》反超《荒野》稳居Steam热门榜,前者日均在线7185人,后者仅6026人。 销量神话与玩家流失形成荒诞对比:游戏发售3天卖出800万份,创卡普空最快纪录,但三个月后Steam活跃玩家流失超90%。
封号争议:单机模式用MOD也要被封?

“我在自己电脑上改个护石数据,凭什么封我账号? ”玩家对卡普空的封禁政策怒火中烧。 更荒谬的是,部分未使用修改器的玩家因“恶意举报”遭误封,申诉渠道却形同虚设。 官方对此的回应是发放3万点公会点数+10个重铠玉作为“道歉补偿”,但玩家直言:“我要的是流畅游戏,不是施舍! ”
信任瓦解:三天800万销量成卡普空“免死金牌”

“销量让卡普空有恃无恐。 ”论坛热帖一针见血。 股东质问后,官方虽承诺“通过更新提升满意度”,但行动却南辕北辙:第二弹更新引入新BUG导致怪物尺寸异常,直到8月才能修复;简中区玩家集体请愿中文配音,官方仅回复“技术难度大”;甚至7月2日发布的致歉公告中,仍将核心问题归咎于“部分用户设备兼容性”。 当玩家发现封号规则藏在用户协议第37页、优化补丁需要“预留80G硬盘空间”时,信任彻底崩盘,“他们不是做不好,是根本不想做好! ”
资本逻辑吞噬游戏性:战令系统+概率付费道具
《荒野》首次在系列中加入“战令系统”,要求玩家重复刷任务解锁外观,而付费DLC提前三个月开放预购。 更引发争议的是,游戏内稀有素材掉落率较前作暗改降低40%,商城却同步上架“掉落概率提升道具”,玩家怒斥:“Pay to Hunt(付费狩猎)! 这还是怪猎吗?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