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暗黑破坏神4第九赛季新瓶装老酒,老玩家为何越玩越心累”

暗黑4这个IP,多少人小时候对着电脑屏幕发呆,就是等一场地狱门开的机会,那种夜深人静时干翻一堆怪的快感,估计现在比起催更都还激烈。

但是,第九赛季真的砸下来了,气氛大伙都懂,玩家哗啦一下进了频道,弹幕齐飞,吐槽如潮。
有的说,这赛季是熟悉的配方加熟悉的味道,正所谓“暗黑不够黑,设计师脑子进了水”——你看看,玩家都把段子玩明了,就差把“你当我们玩家傻吗”印T恤穿直播放了。
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,这第九赛季,除了UI换了个皮,再加点鸡肋的新花样,还有啥大惊喜?新瓶装老酒呗,你敢说暴雪的哥几个没有抄作业都要挨喷吗?
问题来了,暗黑4第九赛季,到底是玩家的真正盼头,还是策划为了交报告凑字数的工作量产物?
谁都清楚,暴雪曾经的招牌就是“不做无脑缝合”,现在嘛,怕是连“缝合怪”专有名词都不够用的。

你看看那宝石系统,我说句公道话,光看看界面就眼熟得想笑,第三赛季时候那点“创新”,现在看到还真就莫名亲切——熟悉的UI,熟悉的合成、镶嵌、拆分、爆哭剧情。

这一点都不像“新”,就像每年过年必吃的饺子,翻来覆去还是那三种馅,但厨师会告诉你,这次我们加了点葱花,你就得说香。
啥,玩法主线又没变?没错,还是那条看了就快背下来的主线任务线。
赛季刷新一响,我们打工人扛起自己的包裹,跟着任务刷刷刷。
每一步简直比导航还顺溜,要是你是老玩家,闭着眼点屏幕都知道下一步该去哪。
至于官方嘴里递到你手上的“毕业速度加快”,这梗玩家也不是没听过。
你想象一下,策划坐在会议室,头也不抬地说“大家反映刷太久了,这次给他们缩成48小时吧”。
节奏给你调得明明白白,瞬间让你从搬砖工进化成流水线选手。
说句扎心的话,这不就是管饱速食面吗?连水温都帮你算好了,只等你下锅。
赛季改动嘛,策划还在搞“脑洞+投机”的绝佳混合体。
职业平衡,说白了是“各打五十大板”。
你问今天巫师还能不能像第三赛季一样一发清屏?
答案肯定是:难说啊。
暴雪的平衡就跟北京雾霾——看起来每天都管,出门一口吸,味道折磨得你五味杂陈。
玩家吐槽多的噩梦地下城,这回又添了道新料。
标配就是来一场三连战。
末了,终极boss收官,大伙一边打,一边骂“改啥改,乐趣都被你们改没了”。
但设计师还特别得意,键盘啪啪啪打着方案:这可是创新,诚意满满。
但刷刷刷的那股味,压根就没挪地儿。
回头看看压制伤害这茬,真让人感叹,这机制真的能优化到什么程度?
以前压制就是和血量挂钩,像极了买保险挂钩你的健康报告。
结果现在直接成了3%暴击,当然官方不会叫暴击,花里胡哨封个名字,你懂我懂,贴吧也懂。
玩家表情包直接安排——“你这是创新还是在玩文字游戏呀?”
问一句,赛季一更新,多少人能get到这个设定的微妙变化?
大多数人估计还没调整好装备,看到数字头就大了,干脆放弃思考,直接跳过。
至于那啥——独立增伤、暴击、易伤、压制,这四大天王。
说不定老玩家光看到这四个词,心里就默念“前途未卜啊”。
就像抖音段子说的,“每一个不爽的暗黑玩家背后都有设计师的‘小创新’”。
其实说白了也不算谁的错,毕竟平衡这种事儿,和做菜一样,油盐多一分都咸,少一分索然无味,众口难调啊。
说职业,说真的,暗黑4的职业现在选啥都像买彩票。
有的兄弟满心欢喜选了个职业,刚上赛季就成了灾难,输出跟刮痧一样,让人血压直飙。

还有人倒着试,运气好了选个冷门,刷刷刷居然上了榜。
相信这一幕,每个硬核玩家心里都有杆秤,你分明看见“职业平衡”四个字写在公告上,但实际上压根没人信,跟年度中奖号码表一样玄。
策划在那喊,我们已经最大努力啦,数据你们都看到了,差距控制得妥妥滴。
三十倍、五十倍、一百倍,只要写得别人看不明白就是没问题。
看到现在你会不会觉得,这一届设计师,是不是上班主要任务就是填写每月工作量?
那劲头活像办公室摸鱼同事,装模作样搞点“优化”,把本来就乱的桌面重排一遍,然后告诉你“哥们,环境整洁了”。
实际上,你可能宁愿让他啥都别动,毕竟有时候改的越多,玩家越觉得“味儿不对”。
当然了,这也不是光暴雪这家厂商的通病,业内很多互联网游戏公司,到了新赛季上线的前夜,领导问一句“这季怎么凸显新意”,立马群策群力搞画皮,反正面子工程,比真优化更省心。
久而久之,玩家练就了火眼金睛,辨别得出啥是真升级,啥是“缝合怪”。
粉丝还喜欢给策划起外号,什么“不碰游戏的小帅哥”啊,“理论知识一天顶一万步”,自嘲得比论坛梗还精彩。

其实算上来,不管内容多夸张,暴雪当年的情怀滤镜还是在很多脑海里。
老粉还记得当初暗黑2夜雨敲窗,哥们几个坐宿舍争装备的日子。
现在嘴上骂着,手依然没断,赛季一开还是会跟朋友约,一晚上搓到三点,谁也别说戒了暗黑。
归根结底,更多是种陪伴和回忆。
可是,请新老玩家摸着心口说——现在哪里还找得到那瘾头?
新赛季味道淡如开水,再玩两轮,动力还剩几分?
好像见面会看到“新的古早味儿牛奶”,一口下去发现全是奶精勾兑,该有的醇厚没了,剩下全是套路。
有些玩家也说,要是设计师真坐下来多玩几周游戏,或许更能明白玩家到底想要啥。
可惜工位上一杯咖啡,两份表格加三套邮件,比刷一百遍噩梦还刺激。
就像饭圈流行语,“设计师不玩自家游戏,是不是怕看见自己KPI报告?”
笑归笑,调侃归调侃,大伙对暴雪还是有盼头的,毕竟这个IP撑到今天,靠的不是一两把新花样,而是粉丝一直不离不弃的死忠精神。
而暴雪要是还想续写神话,这条路迟早得明白——用户体验才是真正的王道。
拐个弯讲讲赛季本身。
“毕业速度缩短”,背后的意思其实耐人寻味,策划大提速,少走弯路,精简流程,实打实是为你省力。
听上去挺贴心?
可玩家内心也是复杂:玩暗黑,图的是慢慢摸索、刷出来的满足感,可你如果全都安排好流程,变成有序可预测的流水线,这个快餐肯定吃不香。
明明之前的乐趣在反复尝试、微调流派和奇遇,现在却变成刷分任务、数据拼图。
做不做新流派其实都无所谓,反正两天毕业,剩下的只能“扶老奶奶过马路”——开小号带新手,或者改天改号,再来一遍“闪电五连鞭”。
游戏成这样,核心乐子还剩多少?大家心里门儿清。
不过也有乐观派说,打工人本来就时间紧,赛季短点也挺好。
毕竟人到中年加班多,哪有功夫天天肝?适合“上有老下有小”的群体,倒挺贴心的。
回头讲,你要是真是那种深夜趁娃睡了才刷副本的人,策划这波儿还能算半点体谅。
虽然,说到底,味道还是没跳出“熟悉的锅”。

结局其实挺微妙:一边吐槽一边玩,一边失望一边又期待。
每次赛季上线,玩家齐刷刷喊“拉胯”,但没人真扔鼠标。
有热度就有人气,有人气才有未来。
归根结底,那一句“下赛季说不定真能革新”——还真能骗到不少真心人。
怎么说?大家觉得自己是老韭菜,其实都还挺愿意再等个奇迹。
天知道第十赛季是不是会真来个“降维打击的创新”?
再不行,吐槽也是一种乐趣呗。
摇人打本、闲聊吹牛、顺便膜拜下策划“铁饭碗思路”,这其实就是互联网游戏生态该有的样子吧。
就跟现实一样,咱们都在等一个逆袭的机会。
说到这儿,有没有哪位“咸鱼大神”其实准备好了吐槽新段子?
或是觉得自己见过更拉的策划操作,丢出来让大家开开眼?
你觉得暗黑4什么时候才算“回归初心”?
评论区告我一声,来场“吐槽的狂欢”!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